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羅丹明 B亮綠色閃光結晶粉狀物,溶于70份冰水中,10份乙醇中,150份氯仿中,呈帶強熒光的藍光紅色溶液,易溶于溶纖素,微溶于丙酮;遇濃硫酸呈黃光棕色,有強的綠色熒光,稀釋后呈大紅色轉為藍光紅色和橙色。其水溶液加氫氧化鈉后加熱,形成玫瑰紅絨毛狀沉淀。羅丹明 B染料有脂團,所以可以透過皮膚,所以在高濃度時畢竟會有所謂的毒性,還是要注意,至于低濃度,也可以透皮膚的。
羅丹明 B
羅丹明 B具有脂溶性,被用作調味品(主要是辣椒粉和辣椒油)染色劑。使用了被污染的調味品制作食品時會造成殘留。調味品使用羅丹明 B染色時含量較高,甚至直接摻入,可進行現場檢測。食品中因其含量較低,需送實驗室檢測。現場檢測中使用非極性有機溶劑(例正己烷、正己烷+丙酮等)將其溶解并提取出,提取液流過中性氧化鋁固相萃取小柱吸附羅丹明 B,用非極性有機溶劑(例正己烷)淋洗小柱,洗脫樣品油脂和食品內源性干擾物,用肉眼可觀測到在小柱上出現鮮亮的粉紅色條帶,判定為可疑樣品,該樣品需送實驗室作進一步確證檢驗。實驗室檢測法仍然采用非極性有機溶劑(例正己烷、正己烷+丙酮等)將羅丹明 B從食品中溶解并提取出,提取液流過中性氧化鋁固相萃取小柱吸附羅丹明 B,用非極性有機溶劑(例正己烷)洗脫樣品油脂和食品內源性干擾物,再用極性有機溶劑(例甲醇)將羅丹明 B從小柱上洗脫并收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光檢測器進行定性定量檢測。
取辣椒粉一小勺(約5g)放入小燒杯中,加入約40ml含20%丙酮的正己烷,搖動或攪拌2分鐘,靜置。取5ml塑料注射器套管,下端口塞入小塊脫脂棉,將事先處理好的氧化鋁倒入注射器管中約3cm高,做成氧化鋁固相萃取小柱,待樣品杯上方澄清后,慢慢倒入小柱中,下端接一廢液杯,視顏色深淺倒入2-5ml,注意不要倒入太多,保證小柱的中下部仍為白色,此時,含羅丹明 B的樣品在柱上部會出現鮮亮的粉紅色的熒光條帶,條帶邊緣清晰,粉紅色隨含量的增加而加深和加寬,不含羅丹明 B的樣品提取液不會出現粉紅色條帶,只會出現黃紅色的界面不清晰的寬帶,然后用含20%丙酮的正己烷20ml慢慢倒入小柱,粉紅色的條帶不下移,但更清晰,其余的黃紅色帶下移,可大部分被洗脫出,即可判斷為含羅丹明 B的可疑樣品。辣椒油取辣椒油一小勺(約2g)放入小燒杯中,加入約10ml正己烷(3.2),混勻。按上述“取5ml塑料注射器套管,即可判斷為含羅丹明 B的可疑樣品。”操作。判定初步判斷為含羅丹明 B的可疑樣品需送實驗室中進行液相色譜確證檢驗。
常溫下為綠色結晶或紅紫色粉末,幾乎無異味,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水溶液為藍紅色,稀釋后有強烈熒光,主要用于造紙、制漆、紡織、皮革和瓷器的工業染色;同時它也是一種常見的分析試劑,廣泛應用于環保、礦業、鋼鐵、醫藥等領域,也可作實驗室中細胞熒光染色劑。曾用作食品添加劑,但實驗證明羅丹明 B會致癌,現已不允許用作食品添加劑及食品染色。但由于羅丹明 B具有價格低廉、色澤紅艷、穩定性強等特點,常被不法商家用作替代食品添加劑的著色劑,給人們的飲食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1]王建強, 辛柏福, 于海濤, 任志宇, 曲鵬飛, & 付宏剛. (2003). Fe3+-tio2/sio2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研究.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4(6), 1093-1096.
[2] 王彬, 龔繼來, 楊春平, 曾光明, & 周雯婧. (2008). 磁性多壁碳納米管吸附去除水中羅丹明b的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 28(11), 1009-1009.
[3] 鄭懷禮, & 相欣奕. (2004). 光助fenton氧化反應降解染料羅丹明b.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06),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