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近年來,化學家和藥理學家對含有L-焦谷氨酸的化合物有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這主要是由于L-焦谷氨酸具有細胞毒性、抗腫瘤及抗炎癥等生理活性。因此,有可能在癌癥治療上得到臨床應用。N-取代吡咯烷酮是一種極性非質子傳遞溶劑,具有高沸點、強極性、低粘度、強溶解能力、無腐蝕、毒性小、化學及熱穩定性好等優點,主要用于芳烴萃取,乙炔、烯烴、二烯烴的純化分離,聚合物溶劑以及聚合反應溶劑等領域。焦谷氨酸是一種罕見的和很少研究的氨基酸衍生物,是谷氨酸或谷氨酰胺的游離氨基環化形成內酰胺。它是谷胱甘肽循環中的代謝物,被5-羥脯氨酸酶轉化為谷氨酸。焦谷氨酸存在于包括細菌視紫紅質在內的許多蛋白質中。(S)-N-叔丁氧羰基-2-吡咯烷酮-5-甲酸叔丁酯英文名稱:ditert-butyl(2S)-5-oxopyrrolidine-1,2-dicarboxylate,中文別名:N-叔丁氧羰基-L-焦谷氨酸叔丁酯,CAS號:91229-91-3,分子式:C14H23NO5,分子量:285.336,密度:1.102,沸點:396.9ºCat760mmHg。
以L-焦谷氨酸為起始物料經堿性條件下與二碳酸二叔丁酯反應制備(S)-N-BOC-吡咯烷酮-5-羧酸叔丁酯[1]。反應過程中會產生L-焦谷氨酸叔丁酯雜質,需控制反應條件。(S)-N-BOC-吡咯烷酮-5-羧酸叔丁酯合成反應式如下圖:
圖1 (S)-N-BOC-吡咯烷酮-5-羧酸叔丁酯合成反應式
取潔凈的三口反應瓶,啟動攪拌裝置,加入L-焦谷氨酸、甲醇、二氯甲烷溶液,向L-焦谷氨酸的甲醇-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三乙胺,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畢,體系升溫至50℃,開啟冷卻回流裝置。反應15小時,薄層色譜檢測反應進度。待反應結束時,去掉油浴,減壓蒸除溶劑,濃縮物經硅膠柱層析[洗脫劑: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0]純化得化合物(S)-N-BOC-吡咯烷酮-5-羧酸叔丁酯。
[1] Tetrahedron,,vol.69,#33p.682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