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便秘(constipation)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便秘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多長期持續存在,癥狀擾人,影響生 活質量,病因多樣,以腸道疾病最為常見。便秘不但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與結腸癌、早老性癡呆、乳腺疾病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嚴重者可引起心腦血管意外,因此早期預防和合理治療可減輕便秘帶來的嚴重后果。
匹可硫酸鈉是1964年由意大利DeAngeli公司合成的一種緩瀉劑。酚類緩瀉劑發揮藥效主要基于游離羥基,故合成此類化合物的途徑是通過在羥基上加上其他基團,由此評估了大量此類化合物的藥效,研究顯示,此類化合物幾乎都沒有胃腸道反應,是由結腸菌群的水解酶水解后產生二酚類物質發揮緩瀉作用,其中匹可硫酸鈉呈現出良好的潤腸通便的功效。
匹可硫酸鈉作用部位為結腸,經結腸菌群產生的酶水解后產生活性成分二酚類物質,可直接刺激腸道粘膜,促進腸道蠕動并抑制腸道中水分的吸收,顯示導瀉的作用。尿中的排泄物顯示匹可硫酸鈉在胃腸道幾乎無吸收,全身作用甚微,藥效與活性成分的血漿濃度無關。
目前匹可硫酸鈉的上市產品有溶液劑、片劑、顆粒劑,全部為胃溶型制劑,匹可硫酸鈉對酸極不穩定,37℃下在pH1.2人工模擬胃液中24小時降解約29%,其中主要降解物為二酚類物質(歐洲藥典中的雜質B),二酚類物質雖然為活性成分,但對結腸以上的胃腸道粘膜均有刺激作用,匹可硫酸鈉的起效時間在服用后的6~12小時,活性成分的過早釋放會產生惡心、嘔吐、腹鳴、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因此,有必要對匹可硫酸鈉的普通胃溶型制劑進行改進。
匹可硫酸鈉口服后幾乎不吸收,直接到達大腸,被大腸微生物硫酸酯酶分解成具有活性的雙苯酚代謝物,其活性代謝產物{4,4’-(2-吡啶亞甲基)-苯酚}刺激大腸粘膜引起腸蠕動亢進,同時阻礙水分的吸收,引起瀉下。部分活性代謝產物經腸道吸收后,從膽汁中排泄。因此,匹可硫酸鈉在大腸的藥效成分為{4,4’-(2-吡啶亞甲基)-苯酚}.
片2.5mg,以下的成分 :匹可硫酸鈉水合2.5mg;輔料為乳糖水合物、纖維素、硬脂酸鎂、無水硅酸、羥丙甲纖維素、聚乙二醇、二氧化鈦、巴西棕櫚蠟。
對于各種便秘癥,成人一般每天一次,一次2~3片。7~15歲兒童每天一次,一次2片,口服。 對于手術后、鋇餐后排便促進,成人一般每天一次,一次2~3片,口服。可根據年齡、癥狀的不同適當增減。
匹可硫酸鈉導瀉作用溫和,適用于各種便秘癥、術后輔助排便、造影劑給藥后促進排便、手術前腸管內容物排除、大腸檢查(內視鏡)前處置,腸管內容物排除等。
如果出現以下副作用應立即停止服用,并采取適當的措施。
1.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低下,一般情況下減量服用。
2.孕婦或疑似懷孕婦女應在確認治療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險性之后再服用。
經常性便秘癥為主的機能性便秘癥病例20例使用了YOUPIS片2.5mg2~3片后,從排便次數、糞便性狀、自覺癥狀來看有效性為“有效”以上的有15例(75%)對進行鋇餐的24例病例以促進排便為目的使用了YOUPIS片2.5mg后,經確認全體病例當日排便,臨床效果為全體病例有效以上此外,美國FDA批準Ferring制藥有限公司匹可硫酸鈉(picosuefate sodium)、氧化鎂和無水檸檬酸(Clenpiq)口服溶液用于清潔結腸,為結腸鏡檢查作準備。
結直腸癌在常見癌中居第3位,死亡率居癌中第2位,結腸鏡檢查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和死亡率。此復方可飲用,具有蔓越莓味,其中匹可硫酸鈉是一種刺激性瀉藥,氧化鎂和無水檸檬酸混合物形成檸檬酸鎂,二者成為雙重作用瀉劑,清潔結腸,為結腸鏡檢查作準備。此藥的禁忌證是嚴重的腎損害、胃腸道阻塞、腸梗阻、穿孔、中毒性結腸炎和胃潴留及對其成分藥過敏。用藥中水合物應充分,電解質異常時要及時糾正,伍用增加驚厥危險的藥物患者使用時應謹慎。最常見副作用是惡心、頭痛和嘔吐。
匹可硫酸鈉的合成路線文獻報道較多,根據起始原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3種:
(1)以苯酚為起始原料,在硫酸作用下與2-吡啶甲醛進行縮合反應得4,4 -(吡啶-2-基亞甲基)雙苯酚(化合物A),再與氯磺酸進行硫酸酯化、堿中和后得到4,4 -(吡啶-2-基亞甲基)雙苯基雙硫酸酯鈉鹽(即匹可硫酸鈉無水物,化合物B).
(2)用2,6-二氯苯酚和2-吡啶甲醛反應后,制備得到3,3',5,5'-四氯-4,4'-(吡啶-2-基亞甲基)雙苯酚,和氯磺酸進行硫酸酯化后,再利用鎳鋁合金進行脫氯還原制備匹可硫酸鈉。但是和氯磺酸進行硫酸酯化時,羥基兩個鄰位上都存在氯原子,由于空間位阻效應的影響,反應溫度相對比較高,達到75~80℃,并且收率較低,只有40%左右的收率。同時2,6-二氯苯酚和2-吡啶甲醛反應過程中使用大量濃硫酸作為反應催化劑和溶劑,反應完成后形成極為粘稠的反應物,后處理非常困難。具體反應工藝過程用如下化學反應式表示:
(3) 以2-氯苯酚為起始原料,和2-吡啶甲醛進行縮合反應后,得到的產物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用鎳鋁合金還原得到,4,4’-[(吡啶-2-基)甲撐]雙酚。正如該專利中所述,2- 氯苯酚和2-吡啶甲醛進行縮合反應步驟得到69%的同分異構體副產物3,3'-二氯2,4'-(吡啶-2- 基亞甲基)雙苯酚,很難從產物中分離。具體的工藝過程用如下,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1] CN201310370928.4匹可硫酸鈉腸溶片及其制備方法
[2] 孫晉瑞, 李丹, 王洪臣, 等. 匹可硫酸鈉的合成工藝改進[J]. 中國藥房, 2017, 28(31): 4404-4406.
[3] 匹可硫酸鈉片說明書
[4] FDA批準匹可硫酸鈉、氧化鎂和無水檸檬酸復方口服溶液用于結腸鏡檢查
[5] CN105254556一種制備匹可硫酸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