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聚維酮碘就是碘伏嗎?
聚維酮碘溶液其實從理論上來說和碘伏是同一種藥品,碘伏別稱聚維酮碘。
【背景及概述】[1][2]
傳統的含碘消毒劑有碘酊、碘仿、碘水溶液、碘甘油等。碘酊是應用于臨床消毒或滅菌的含有效碘濃度為20g/L~ 25 g/L的乙醇制劑,配方主要由碘、碘化鉀、乙醇組成,主要依靠游離碘殺菌。碘酊對破損皮膚和黏膜具有明顯的刺激性,需要及時用乙醇脫碘,否則可引起皮膚碘燒傷,因此碘酊不可用于面部或黏膜消毒,碘在面部可產生色素沉著。碘液的組成配方為碘、碘化鉀和蒸餾水,其殺菌能力與液體中的游離碘顏色深淺成正比。碘液不穩定,游離碘容易升華,具有較強的皮膚刺激性。碘甘油是碘與甘油三脂混合而成,主要用于牙齦炎、牙周炎、外耳道炎等疾病的局部治療,皮膚消毒中較少應用。
聚維酮碘(PovidoneIodine)是碘和1 -乙烯基-2 -吡咯烷酮均聚物的絡合物,屬碘伏的一種。目前聚維酮碘作為一種優良的皮膚黏膜消毒劑和外用藥已被許多國家藥典收錄,我國2000年版藥典也將其收錄。聚維酮碘市售產品含有效碘為5 g/L~10 g/L的液體制劑,常用于皮膚表面黏膜消毒、創口消毒等。該制劑最早于1956年報告了其毒性及其在治療上的使用,到上世紀初有人將聚維酮碘作為洗發劑和擦洗劑來處理皮脂溢性皮炎和膿皮病。在聚維酮碘陸續被人們所認識并逐步推廣應用到臨床治療后,其殺菌性能以及消毒學、毒理學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來考察了解聚維酮碘使用中的相關問題,指導人們更合理、科學地使用。聚維酮碘系聚乙烯吡咯酮和碘的絡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是親水性的非離子性表面活性劑,可以親和接觸到皮膚、黏膜,緩慢釋放出游離碘,將游離碘導入細胞膜,游離碘可使微生物機體的蛋白質變性乃至凝固,導致死亡,而達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理化性質】[2]
聚維酮碘原料產品是一種黃棕色至紅棕色的無定形粉末,在乙醚或三氯甲烷中不溶。易吸潮成軟塊狀,其有效碘含量在90 g/L~120 g/L,使用產品制劑是用水將其溶解稀釋制備而成。聚維酮碘溶液為棕褐色,含有效碘10 g/L以下濃度的聚維酮碘溶液為棕紅色澄明粘稠液體、均勻、不分層、無沉淀。有效碘含量在5 g/L~10 g/L的聚維酮碘水溶液的pH值2.0 ~ 4.0,有碘氣味。聚維酮碘化學性能穩定,其在固體狀態下或溶液在常溫下都比較穩定,但儲存溫度不能過高,溶液濃度不能太低,否則會影響其穩定性。有試驗證明,聚維酮碘溶液中有效碘含量在恒溫下,按零級反應變化,呈現直線型下降趨勢,其中濃度在2 g/L的聚維酮碘溶液有效碘下降速率大于濃度為10g/L者。高溫可加大零級反應速率的差異程度,使用無襯底橡皮塞容器的聚維酮碘溶液更不穩定。因此更應該注意低濃度、高溫、溶直接與橡膠類包裝材料接觸等情況下聚維酮碘制劑的穩定性。
【適應癥】[3]
5%用于皮膚消毒和黏膜的消毒。口腔科采用1%原液稀釋1~ 2倍,含漱1分鐘,治療創傷性口腔潰瘍、牙周炎、冠周炎、口腔真菌性感染等。1%原液稀釋20倍,浸泡義齒,用于義齒消毒。
【規格】[4]
聚維酮碘溶液:10 mL:1 g,10 mL:0.75 g,10 mL:0.5 g,10 mL:0.1 g
聚維酮碘乳膏:1%,10%。
聚維酮碘栓:0.2 g。
聚維酮碘氣霧劑:0.5%。
聚維酮碘凝膠:5g:0.25 g,5 g:0.5 g。
【用法用量】[5]
1. 皮膚消毒:用 0.3%~0.5%溶液浸泡或洗刷、擦拭3~5分鐘,可作為手術前手的消毒或接觸傳染病的醫務人員手的消毒。注射部位消毒,30秒以上。皮膚感染,用0.5%溶液局部涂擦。
2. 各種玻璃器皿消毒:用2%~3%溶液浸泡1~2小時。
3. 治療燙傷、燒傷:用0.5%的溶液,每12小時噴于創面1次,直到焦痂分離為止。
4. 治療婦科炎癥:用栓劑。
5. 治療褥瘡、皮膚潰瘍:用1%軟膏涂抹患處。
6. 餐具消毒:用0.05%溶液浸泡5分鐘。
【藥理作用】 [3]
本品為碘伏消毒劑,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與碘的配合物(系高分子載體藥物),含有效碘9%~ 12%,在水中析出碘,當接觸到皮膚或黏膜時,能逐漸分解緩緩釋放出碘而起到消毒及殺滅微生物的作用。為高效抗菌藥物,具較廣的抗菌譜。對細菌、病毒、真菌、芽孢、酵母菌等均有效。對某些昆蟲、螨蟲、線蟲等寄生蟲也有效。本品有較強的滲透性,能深入到感染創面深層,有消炎、防腐、鎮痛、止癢、促進芽肉組織生長、加速創口愈合等作用。
【藥物相互作用】[6]
1. 本品不得與堿、生物堿、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鈉、淀粉、鞣酸同用或接觸。
2. 不可與汞溴紅溶液同時涂用。
3. 在高pH值下殺菌活性降低。本品與過氧化氫混合可引起爆炸。
【不良反應】[3]
本品刺激性、毒性均小,局部可致過敏。對嚴重燒傷或大面積裸露部位使用,全身吸收后引起高鈉血癥、代謝性酸中毒、腎損害等。
【注意事項】[3]
1. 對碘過敏者禁用,大面積破損創面、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應慎用。
2. 藥液稀釋用水不超過40℃。
3. 本品避免與堿性物質接觸,以免失效。
4. 本品不宜與過氧化氫溶液配伍。宜避光、密閉、陰涼處保存。
5. 慎用:兒童,尤其是新生兒。
6. 用藥時應監測蛋白結合率,腎功能,電解質。
7. 不得與堿、生物堿、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鈉、淀粉、鞣酸合用或接觸。
8. 不能用于有機物的排泄消毒及金屬制品的消毒。
9. FDA對本藥的妊娠安全性分級為D級,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制備】[7]
聚維酮碘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絡合而成,其現有的制備方法主要有溶劑法、固相配位法、固相加熱法、氣固反應法等。
1.溶劑法
選擇對碘和的溶解性均較好的溶劑如乙醇等,在一定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后去除溶劑,真空干燥后,得到固體一產品。如在乙醇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及碘化鉀,在恒溫回流后,得到聚維酮碘的乙醇溶液。然后采用真空干燥或者蒸餾回收乙醇,得到聚維酮碘。反應需要控制溫度和足夠的反應時間。由于溶解度的限制,溶劑法需要大量溶劑的存在,使反應體系成為一個超大體積的平衡體系,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游離碘,從而限制了一工質量的提高,該工藝生產的產品有效碘中絡合碘含量較低,而游離碘含量較高,重量收率也相對其它方法偏低,單碘的消耗量高。該方法不但成本較高,同時對環境有較大污染。
2.固相配位法
固體配位法合成聚維酮碘,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精制碘。國內工業化生產規模都不是很大,國外主要有德國的公司和美國通用苯胺和膠片公司生產。產品為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含氯類溶劑、乙醇、胺、硝基烷烴以及低分子脂肪酸。其反應式為
3.固相加熱法
將與碘混合并在一定溫度加熱若干小時而緩慢反應的方法。稱取聚乙烯吡咯烷酮烷酮、碘加入固相反應器中,密封蓋板,因為碘和聚維酮碘都具有揮發性,在密閉的環境中反應,能減少揮發損失,反應器緩慢加熱約半小時,使物料混合均勻緩慢升溫且保持恒溫足夠時間反應過程中,反應器每隔一段時間不斷作正反旋轉運動,使物料反應完全保溫時間達到即停機,待物料冷卻后,啟蓋出料,過篩即得聚維酮碘。該方法不需研磨,在長時間低溫加熱過程中,同時存在顯著的碘與的固一固反應和氣一固反應,生產的一中有效碘含量高,其中絡合碘含量高達也高,而游離碘含量低,重量收率為近,單碘消耗量一般。該工藝對反應器的機械強度無特殊要求,一般耐氧化、耐高溫的反應器就可以。
【主要參考資料】
[1] 巴劍波, 劉玉明, 殷明, 等. 聚維酮碘特性及其制劑研究進展[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0 (1): 67-69.
[2] 巴劍波, 劉玉明, 殷明, 等. 聚維酮碘的理化性能及其消毒應用研究進展[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09 (5): 548-550.
[3] 口腔臨床藥物手冊
[4] 最新皮膚科藥物手冊
[5] 全科醫生藥物手冊
[6] 新編臨床藥物學
[7] 劉春. 由粗碘合成聚維酮碘方法優選[D]. 貴州大學, 2009.